使用套件: 田宮(タミヤ,TAMIYA)、ITALERI - 1/72 戰鳥收藏集 F-117 夜鷹 (Nighthawk)
機體簡介: F-117是美國空軍所採用的第一種匿蹤戰鬥攻擊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具有
實戰價值的的匿蹤飛行器。
不過要說明一下現今的匿蹤技術並非可以完全避免被雷達或其他偵測手段發現,
而是將機體本身可被偵測性大幅降低,因此匿蹤技術又可稱為"低可偵測性技術"。
說到 F-117就一定要提到那獨具特色的稜角外型,看了真是令人著迷,
不論是現代或是過去的飛行器當中
都沒見過如此奇特的外型設計,也顛覆普羅大眾對於飛機之印象,
甚至在1990年代更有人提出 F-117是結合地球及外星技術所誕生之產物,
當然是否有運用外星技術也不得而知,
畢竟美國政府遲遲不回應外界對於51區是否有外星人之傳聞。
不過有趣的是啟發當時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師們開發匿蹤技術之契機,
竟然是一篇來自當時冷戰死對頭蘇聯科學家的學術論文,真是造化弄人。
之後洛克希德便展開擁藍計畫(Have Blue),製造兩架原型機進行匿蹤技術驗證,
技術驗證結果相當成功,也獲得美國空軍青睞與生產合約,並於1982年開始交貨,
但遲至1988年美國政府才公布模糊照片證實該機存在,1990年才公開亮相,
真的保密到家,也替 F-117增加許多神秘感。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發動機使用和 F/A-18系列相同的 F404發動機無後燃器規格,
線傳飛控系統和前起落架則使用自 F-16系列,
由於機體尺寸和 F-15系列相當,因此主起落架直接使用自F-15系列。
其他包括電子零件及電機設備等等,都沿用自當時現役戰鬥機或是攻擊機之零部件。
以下是完成圖:
製作的是美國空軍 第415特戰中隊 第4450機動中隊 第790號機,
(詳細編號不明,推斷是81-10790),
有稜有角的外型再加上像燕尾一樣的尾翼,令人深深著迷。
F-117為了降低電磁波發射而反遭到偵測,因此機首沒有裝備雷達
取而代之的機首前面的前方監視紅外線裝置(FLIR),
和機首下面的下方監視紅外線裝置(DLIR),用來偵測目標。
IIITALERI公司設計模型時考證錯誤,誤將武器艙門做成向左右兩側對開,
實機是往中線對開才是,因此加以修改,也把武器掛架修改成放下狀態,
裝備兩枚 GBU-27 "鋪路 III型" (Paveway III) 雷射導引炸彈,
而F-117本身也配備雷射目標指示裝置用來測量距離和標定目標。
由於F-117升空後便不再進行無線電通訊,以防止敵方偵測,
因此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 和慣性導航裝置進行導航。
發動機直接使用和 F/A-18系列相同的 F404發動機無後燃器規格,
陪氣口設計成扁平狀,目的是用來降低排出氣體之熱量,降低被紅外線偵測之機會,
不過由於機體氣動外型關係,最高速僅0.85馬赫。
座艙罩為了降低雷達波反射,邊緣設計成鋸齒狀。
進氣道也為了降低雷達波反射,加裝特殊設計的格子罩。
機身塗裝成黑色是為了夜間作戰使用,
之後美國空軍為了評估晝間作戰之可能性,將一架F-117塗裝成空優灰色,但效果不彰。
第416戰鬥飛行中隊也曾使用過F-117,但現已裁撤。
不知道為什麼同時附上第415特戰中隊和第416飛行中隊的水貼,而且只有各一個,
所以兩側尾翼的數字是不一樣的。
正面看起來造型相當奇特,難怪會被說是外星飛機,
也由於這種奇異設計使得座艙罩前方只有一個三角形可視空間,據說視野不佳。
由於匿蹤設計造成風阻係數增加相當耗油,機背裝備空中加油孔,以增加續航時間。
武器艙共有兩個掛點,可以掛載美國空軍大多數空對地或是空對空武器,
以便執行空對地攻擊時還能進行空對空戰鬥,F-117的對地攻擊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理論上可以發射空對空飛彈,
但F-117 的空戰能力目前還是不明
從外型來看單純發射空對空飛彈是可行的,
但一旦進入近距離纏鬥狀態,對F-117是相當不利的,而且沒有配置機砲。
參考實機座艙做出抬頭顯示器(HUD)。
對我來說F-117是一架充滿魅力的機體,特殊的外型有種說不出來的魔力。
一開始拿到套件時和實機對照感覺好像哪裡怪怪的,
因此製作時參考了相當大量的圖片資料,
才發現武器艙門設計錯誤,決定重新製作。
整架飛機相當好做零件數超少,主要是把機體上下分割成兩大塊零件,
只要無縫接和就完成約70%了。
整體作起來相當輕鬆愉快而且價格便宜。
這次就介紹到這裡,
有什麼不足或錯誤之處,
還請各位前輩指教,
感謝各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